华夏时讯

天桥剧场:老剧场的“不老经”

天桥剧场:老剧场的“不老经”

  在天桥剧场“芭蕾精品晚会”中,中芭优秀舞蹈演员为孩子们教授芭蕾动作。

一段时间以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各地都把剧院当作城市重要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来建设。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目前剧院总数已超过2000家。而事实上,不少地方的剧院建起来了,但剧目创作或引进都未跟上,剧院定位和发展方向也未明晰,最终导致品质低、观众少,循环往复,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都不理想,许多剧院只能沦为冰冷的地标。同时,现代人的文化娱乐生活日益多样化,剧院面临票房流失的压力。

剧院不是建筑,它应是有灵魂的文化空间。建起来的剧场,如何能破解管和用上的难题?又怎样进一步做优做强,成为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北京天桥剧场的一系列思考和探索,或许值得借鉴。

始建于1953年的天桥剧场,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家综合性剧场,拥有过辉煌的历史。然而,随着天桥演艺区的建成,几十家剧场在此展开竞争,天桥剧场的生存“压力山大”。新娱乐方式的出现,也不可避免地流失了部分观众。怎么办?

“一定要做出特色!”天桥剧场总经理刘精伟以为,剧场不同于电影院,如果丧失特色,“就成了可我可它的建筑而已,演员和观众都缺少认同,既会导致同质化竞争、‘互相踩踏’,也不容易培养观众的忠诚度。不利于剧场的品牌建设和长远发展。”

通过细化经营内容、做好品牌特色,天桥剧场把自身定位在“专业的舞蹈剧场”,不仅有国内的舞蹈经典上演,剧场更主动策划,于2013年和2015年成功举办了两届中国国际芭蕾演出季,为中国舞迷提供了更为多元的、高层次的国外经典剧目赏析机会。今年年内,剧场将迎来第三届中国国际芭蕾演出季和第十五届北京舞蹈大赛。

实际上,当前发展得比较好的剧院往往都具有清晰的差异化定位。中央芭蕾舞团副团长王全兴举例说,首都剧场主打话剧,梅兰芳大剧院以京剧最负盛名,中国评剧院以演地方戏为主,天桥艺术中心则定位于重点发展音乐剧……现在只要一提起这些剧场,许多观众就会来了兴致。

“要打造高品质的专业剧场,需要优秀的艺术作品。现在,即便是舞蹈想来天桥剧场演出,艺术水准不够也是不行的。”刘精伟说,无论是租借场地还是自营项目,剧场对剧目品质依然有严格标准,“一部剧只要不符合标准,给多少钱我们也不租场地。有不少同行,包括剧场里的一些员工,都说我这是把赚钱的路越走越窄。是这样吗?其实,正是由于对品质的坚守,让天桥剧场积累了口碑、擦亮了招牌。其利不在眼前,而在长远。”

刘精伟介绍,天桥剧场剧目演出水准的重要保障有两个,一是2013年创建的两年一届的“中国国际芭蕾演出季”这样的高端艺术品牌,一个就是去年9月“场团合一”后中央芭蕾舞团的所有艺术作品的强力支撑。

“之前,天桥剧场虽然由中芭管理,但还是‘单打独斗’的态势。考虑到中芭的市场需求和长远发展,我们决定将艺术生产和演出经营、剧场运营捆绑在一起,深化‘场团合一’。”王全兴说,“场团合一”打通了演出产业上游和下游的连通渠道,有利于剧目、剧团、剧场的品牌打造,中芭每年在天桥演出60场左右,真正是一举多得、优势互补。

“场团合一”带来的积极因素还有很多,重要成果之一就是中芭在北京的所有演出都由天桥剧场负责运营。刘精伟说,“中芭不再操心北京演出市场,可以安心创作;天桥剧场则有了充裕的规划演出排期的时间和空间。更重要的是,因为天桥剧场根据历史数据,科学高效地规划演出档期和剧目,有效降低了运输和宣传等成本,演出票价明显降低,观众得到了更多实惠。之前,《红色娘子军》的演出票价最低为180元,最高为880元或1280元。如今,最低票价仅为50元,最高票价也只有500元。”

剧院有特色、演出有水准,但缺了懂欣赏、肯掏钱的观众也不行,为此,天桥剧场还在公益演出、艺术普及等观众培养方面下起了功夫。实际上,天桥剧场把社会效益看得比经济效益更重。天桥剧场将中芭知名普及品牌“走进芭蕾”请了进来,由专业演员为大家讲解和展示芭蕾,全年安排了15场。50、80元就可以看芭蕾,让“走进芭蕾”成了最受欢迎的演出。由此培养出众多铁杆粉丝,让社会效益一下就转变成了经济效益。

为了让观众把芭蕾文化带回家,天桥剧场还开发了一系列文创产品。刘精伟说,“演出或许容易遗忘,但精美的手机壳、抱枕、芭蕾玩偶,能给观众留下相伴的记忆,还增加了剧场与观众的黏性,又能够增加经济收入。这也是新时代下剧场发展的一个新探索。”

 
相关推荐
新闻聚焦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 只需要一个转身, 就有一片新天地

      我师父说: 难以接受, 事情也不会改变。 唯有坚强面对, 才能够给痛苦的人生带来希望。 困在角落里, 只需要一个转身,......

    03-02    来源:茶无弄 | 编辑:确牛

    分享
  • 人生,是一场身不由己的旅行

      阅读南非作家达蒙加尔格特的《在一个陌生的房间》,是一次感同身受的过程。偶然间,翻着书就会恍如隔世,以为自己在旅......

    02-11    来源:茶无弄 | 编辑:确牛

    分享
  • 重复的字,有趣的诗

      有这样一首诗,流传甚广: 春水春池满,春时春草生。春人饮春酒,春鸟弄春声。 在这短短20个字的五言绝句中,共出现了......

    03-02    来源:茶无弄 | 编辑:确牛

    分享
  • 古诗文中的“穿越”

      提到穿越,大家可能并不陌生。在影视剧和武侠小说里,穿越已经流行了很多年。少有人关注的是,我们的老祖宗其实才是穿......

    03-16    来源:华夏时讯 | 编辑:确牛

    分享
  • 香山乡南长滩村:梨花深处的人文暗香

      百年老树掩映着昔日的喧哗,古老的水车伴着黄河水周而复始地轮转,犹如一颗颗孕育了千百年的珍珠,始终保持着幽静、醇......

    05-15    来源:华夏时讯 | 编辑:确牛

    分享
  • 落在光明核桃园的雨

      来时盛开在光明村口的太阳 如一朵金色的花骨朵诱惑着 采风的诗人走村串户 搭在肩上的阳光一米一米 靠近核桃的年轮来不......

    04-08    来源:华夏时讯 | 编辑:确牛

    分享
  • 境生于象外

      关于中国画的意境问题,已有不少文章进行过探讨。这些文章一般都强调意境,是意与境的统一。意,是主观因素,熔铸了画......

    03-19    来源:华夏时讯 | 编辑:确牛

    分享
  • “文化中国·四海同春”首次登陆匈牙利

      本报布达佩斯电 记者翟朝辉报道:2月2日、3日,四海同春大型新春电视文艺晚会在布达佩斯MOM文化中心剧场连续进行两场演......

    02-06    来源:中国经济网 | 编辑:确牛

    分享
  • 音乐为什么总能拨动我们的心弦?

      为什么音乐能触动我们的情感?这其中有什么进化优势吗?网友菲利普勒里什通过邮件提问。 BBC未来专栏作家大卫罗宾森回......

    03-22    来源:华夏时讯 | 编辑:确牛

    分享
  • 春节的诗意与情怀

      祭灶、贴春联、放鞭炮、守岁、拜年...如此丰富的年俗活动,孕育了中国春节特有的年味。古人过年,不仅仅是过年,而是通......

    01-27    来源:茶无弄 | 编辑:确牛

    分享
返回列表
 
Ctrl+D 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