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时讯

大气所揭示中国地区夏季高温的变化特征

近年来中国地区高温热浪的频发带来巨大的供电和供水压力,对社会经济、农业生产、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均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因此,研究中国地区高温天气气候事件的发生及变化规律,具有重要的意义。

据世界气象组织统计,2001-2010年是自1850年有全球地表气温测量数据记载以来最热的十年,比20世纪的第一个十年(1901-1910年)增暖0.88。这种显著增暖无疑使得高温天气发生更加频繁,使其引发的伤亡率在各类气象灾害中位居前列。据统计,高温造成的伤亡人数从1991-2000年的6,000人急剧增长到2001-2010年的136,000人,增幅超过2,000% (WMO 2013)。此外,高温天气作为小概率事件,其变化特征具有显著的区域性,故分析结果对资料的选取也相对敏感。

最近,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黄刚及其团队(第一作者为博士研究生胡莉梭以及副研究员屈侠和胡开明)基于多套观测和再分析的日气温资料,采用绝对指数和百分位指数来定义高温日和热浪事件,研究了近几十年中国地区高温天气的变化特征并定量比较了不同资料之间的异同。研究结果表明:高温天气日趋频发,变化规律具有空间和时间不均匀性,需进行细化研究;不同资料间高温天气空间分布和变化趋势的空间型基本一致,其差异大值区主要集中在我国中西部;当基于再分析资料时,采用百分位指数分析高温天气得到的结果较之于绝对指数更为客观。

上述成果于近期在Theoretical and Applied Climatology2017 a.b杂志发表。

  论文信息:

1. Hu,L., G. Huang* and X. Qu, 2017: Spatialand temporal features of summer extreme temperature over China during 1960-2013Theoretical and Applied Climatology, 128(3): 821833, DOI:10.1007/s00704-016-1741-x (SCI)

2. Hu, L., G.Huang* and K. Hu, 2017: The performance of multiple datasets incharacterizing the changes of extreme temperature over China during 1979 to2012, Theoretical and Applied Climatology,DOI: 10.1007/s00704-017-2215-5 (SCI)

大气所揭示中国地区夏季高温的变化特征

  图:基于三套格点资料(ERA-Interima)、WFDEIb)、SURFc))得到的高温日数变化趋势,以及资料间高温日数差值的变化趋势(def),其中打点表明通过95%的显著性检验。

 

相关推荐
新闻聚焦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 昆明动物所等在冈瓦纳古陆和劳亚古陆物

      生物的地理分布与地球演化历史紧密相关。在现代生物地理学研究中,通过生物的演化历史可以推测地球的演化过程,并对已......

    11-01    来源:中国科学院|编辑:确牛

    分享
  • 中科院大连化物所化学链合成氨研究取得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复合氢化物材料化学研究组研究员陈萍、副研究员郭建平团队在化学链合成氨研究方面......

    11-05    来源:中国科学院|编辑:确牛

    分享
  • 研究揭示二穗短柄草MAPK与PP2C基因家族成

      日前,《科学报告》(Scientific Reports)杂志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上海辰山植物科学研究中心植物抗逆与分子进化研究组题为......

    11-01    来源:中国科学院|编辑:确牛

    分享
  • 运动为啥能给人带来愉悦感

      持续运动不仅对身体有长期积极的影响,还能在运动后1-2 个小时内带来短效的益处,包括提高疼痛的阈限、降低急性焦虑和......

    11-05    来源:中国科学院|编辑:确牛

    分享
  • 中外学者热议农业可持续发展

      目前有很多好的智慧农业技术理念,但技术与农业的结合还不到位,须加大研发力度并完善全流程管理,将智慧农业的理念落......

    10-31    来源:中国科学院|编辑:确牛

    分享
  • 虫洞或可用于躲避星际战争

      如果外星人之间发生星际战争,而地球人打不过外星人,那么地球人应该怎么办?最新的虫洞研究也许可以给我们一定的启示......

    05-02    来源:科普时报|编辑:确牛

    分享
  • 纳米科技的喜与忧

      纳米材料的广泛应用及其带来的环境健康风险。 纳米氧化锌水环境老化对遗传毒性的影响。 不同种类纳米材料与污染物间截......

    11-04    来源:中国科学院|编辑:确牛

    分享
  • 特斯拉来了 国产电动汽车如何应对?

      随着特斯拉在上海建生产厂这一事件的最后落听,让新品频出、一直热闹的国内电动汽车行业顿然迷漫着一股狼来了的气氛。......

    11-01    来源:中国科学院|编辑:确牛

    分享
  • 智能巡查车:内外兼修铸就“火眼金晴”

      目前,交通道路分布面广,地形复杂,传统的人工巡查方法工作量大且条件艰苦,传统作业形式已经无法满足巡查巡视管理与......

    11-01    来源:中国科学院|编辑:确牛

    分享
  • 合肥研究院研制出纳米复合物可同时消除

      近期,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技术生物与农业工程研究所研究员吴正岩课题组在抗生素和重金属污染治理方面取得新......

    11-01    来源:中国科学院|编辑:确牛

    分享
返回列表
 
Ctrl+D 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