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时讯

提升果业竞争力迫在眉睫

提升果业竞争力迫在眉睫

         中国农科院郑州果树研究所百项新成果推介观摩会现场  李晨摄

当前,应该面向产业重大需求,加强瓜果科技创新,为果业发展插上科技的翅膀,并且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实现科技创新、产业发展的良性循环。

 瓜果产业是我国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不仅是世界上最大的瓜果生产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果品市场,曾经的“贡果”“仙果”已经走上普通老百姓餐桌。

不过,“目前我国果业的国际竞争力遭受严峻挑战,我国果品市场遭到来自国内外的双重‘挤压’。”近日,中国工程院副院长刘旭在参加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百项新成果推介观摩会时指出,瓜果产业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势在必行。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中国农科院果树瓜类学科紧紧围绕国家和产业重大需求积极开展各项科研工作,经过60年的发展取得了丰硕成果。其中,中国农科院郑州果树研究所(以下简称郑果所)已经成为服务果业发展的排头兵。

名副其实的瓜果大国

农业现代化的关键在科技进步和创新,农业现代化是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一步。果业作为我国重要的特色优势产业,在农业现代化建设中正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我国瓜果产业生产规模快速扩大。过去10年间,我国瓜果栽培面积增加30%,产量增加90%。世界主要瓜果产业面积和产量的增加主要来自中国。我国已经名副其实地成为世界第一大瓜果生产国。

不仅生产量大,消费量也大。近年来,每个消费者都能切身感受到我国的果品市场产品更加丰富,周年供应能力逐步增强。这其中既有我国果业进步的贡献,也有来自世界多国的进口果品。美国的苹果与樱桃、新西兰的苹果和猕猴桃、澳大利亚的柑橘与牛油果、智利的樱桃与蓝莓等充斥我国高端市场。如2015年,新西兰苹果对华出口增长750%,猕猴桃增长60%,而且其价格是国内同类果品的5~6倍。

“毫无疑问,我国既是世界第一大果业生产国,又是世界第一大果品消费国,举世瞩目。”刘旭说。

精准扶贫的重要体现

“果业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改善生态环境方面起到了重大作用,已经成为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农业结构调整的主导产业。”中国农科院党组书记陈萌山指出。

特别是在精准扶贫方面,果业发挥出了巨大效用。我国大多数贫困地区为偏远山区,由于无矿产资源,又缺乏致富的有效途径,改革开放后的几十年来一直处于贫困之中。尽管山区种植大田作物存在产量低、靠天吃饭的问题,但在发展果业生产方面却具有平原地区所没有的优势。山地果园具有光照好、昼夜温差大的特点,更能生产出平原地区所不具有的优良品质的果品。

陈萌山表示,利用山区生态特点,发展优质特色果品生产,并结合绿色采摘休闲农业、特色旅游产业,将是这些地区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

目前有很多成功案例可循,如太行山区“富岗苹果”、河南三门峡“二仙坡苹果”、河北威县“威梨”、河南宁陵“金顶谢花酥梨”、沂蒙老区“蒙阴蜜桃”、四川阿坝大樱桃、武陵山区红心猕猴桃等产业,已经帮助当地贫困人口脱贫致富。

据了解,河南宁陵是国家级贫困县,也是全国唯一的优质酥梨生产基地。近年来,宁陵县通过提升科技支撑水平,让老产区注入新活力,助推当地脱贫攻坚。

 

科技创新引领果业发展

果业与畜牧、蔬菜构成我国农业三大支柱产业,近年水果产业产值在农业生产中的占比逐年增加,尽管总量不及谷物、畜牧以及蔬菜,但增幅稳居前列。随着我国小康社会的逐渐建成,果品成为城乡居民生活必不可少的重要农产品,果业在我国食物安全、生态安全、农民增收、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凸显。

陈萌山说,面对现实需求,中国农科院高度重视果业发展,郑果所更是走在创新前列,坚持“顶天立地”发展目标,密切联系产业,积极践行“三个面向”要求,长期以来一直致力于我国果树瓜类产业主战场,行业中的影响力逐年增强,已经成为我国果树产业服务的排头兵。

郑果所作为以果树和西瓜甜瓜为研究对象的国家队,肩负实现我国‘果业强、果农富、果乡美’的重大使命和责任。”郑果所所长曹永生说。

我国是水果生产大国,但不是水果生产强国。无论在品种方面还是在技术方面都有待提高。“以科技创新驱动产业发展是实现果业强国的必然之路。”曹永生认为。

郑果所经过近60年的发展,形成了涵盖种质资源、遗传育种、栽培生理、植物保护、贮藏加工、质量检测、风险评估、科技信息、示范推广等学科体系,创建了种类齐全、学科完整、特色鲜明、优势明显的研究体系;取得科研成果202项,其中10项成果获国家级科技奖励、90项成果获省部级奖励;培育并通过省级以上审定的果树瓜类新品种185个;形成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基因、新品种、新技术和新产品,产生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其中值得一提的是果品贮藏加工研究。由于果品消费季节性强,规模化果品生产的最大隐患是集中供应导致销路难的问题。作为易腐易坏的生物产品,没有贮藏加工技术作保障,产业高效的潜力将受到巨大影响。郑果所大力发展贮藏加工技术,以期为产业减损增效提供技术支撑,代表加工产品有果酒系列、健康饮品系列、干制品系列等,大大提升果品价值。

提升竞争力应对新形势

尽管我国果业发展迅速,结出累累硕果,但是面对当前世界果业形势,我国果业发展仍然面临许多问题,国际竞争力受到严峻挑战。

“目前,瓜果产业面临国内产量过大、优质果率不足;劳动者的技术素质偏低,生产成本快速上升,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还没有得到解决;可持续发展受到约束,生态遭到破坏,病虫害发生严重,比较效益降低;而与此同时,国外优质水果正在加快步伐占领我国市场。”刘旭表示。

面对这些困境,瓜果产业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迫在眉睫。

曹永生说,由于长期以来我国果业的发展基本依赖数量扩张,而对质量的提升重视不够,果品在外观和口感品质、农药和化肥残留等方面存在诸多有待解决的问题。与世界果业发达国家相比,质量已成为制约我国瓜果产业发展最重要的因素。

因此,刘旭建议,瓜果产业要调区域结构,大宗水果向优势产区调整,发挥规模优势;调树种结构,向特色水果调整,发挥资源优势;调品种结构,向优质调整,外观亮丽、口感舒适、营养丰富的水果将会持续受到青睐;调种植方式,适度发展休闲果业,发挥其独特的“园艺”优势。

同时,瓜果产业的发展也要正确处理好绿色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粮食安全、农民增收的关系,形成同环境资源承载能力相匹配、生产生活生态相协调的果业发展格局,实现瓜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此外,我国瓜果产业科技为产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但距离产业需求和参与国际竞争还有很大差距。专家认为,应该面向产业重大需求,加强瓜果科技创新,为果业发展插上科技的翅膀,并且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实现科技创新、产业发展的良性循环。

“总之,新形势下应加强科技创新对瓜果产业的技术支撑,走优质、安全、简约、多样、高效的现代化可持续发展之路。”刘旭说。

 

相关推荐
新闻聚焦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 昆明动物所等在冈瓦纳古陆和劳亚古陆物

      生物的地理分布与地球演化历史紧密相关。在现代生物地理学研究中,通过生物的演化历史可以推测地球的演化过程,并对已......

    11-01    来源:中国科学院|编辑:确牛

    分享
  • 中科院大连化物所化学链合成氨研究取得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复合氢化物材料化学研究组研究员陈萍、副研究员郭建平团队在化学链合成氨研究方面......

    11-05    来源:中国科学院|编辑:确牛

    分享
  • 研究揭示二穗短柄草MAPK与PP2C基因家族成

      日前,《科学报告》(Scientific Reports)杂志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上海辰山植物科学研究中心植物抗逆与分子进化研究组题为......

    11-01    来源:中国科学院|编辑:确牛

    分享
  • 运动为啥能给人带来愉悦感

      持续运动不仅对身体有长期积极的影响,还能在运动后1-2 个小时内带来短效的益处,包括提高疼痛的阈限、降低急性焦虑和......

    11-05    来源:中国科学院|编辑:确牛

    分享
  • 中外学者热议农业可持续发展

      目前有很多好的智慧农业技术理念,但技术与农业的结合还不到位,须加大研发力度并完善全流程管理,将智慧农业的理念落......

    10-31    来源:中国科学院|编辑:确牛

    分享
  • 虫洞或可用于躲避星际战争

      如果外星人之间发生星际战争,而地球人打不过外星人,那么地球人应该怎么办?最新的虫洞研究也许可以给我们一定的启示......

    05-02    来源:科普时报|编辑:确牛

    分享
  • 纳米科技的喜与忧

      纳米材料的广泛应用及其带来的环境健康风险。 纳米氧化锌水环境老化对遗传毒性的影响。 不同种类纳米材料与污染物间截......

    11-04    来源:中国科学院|编辑:确牛

    分享
  • 特斯拉来了 国产电动汽车如何应对?

      随着特斯拉在上海建生产厂这一事件的最后落听,让新品频出、一直热闹的国内电动汽车行业顿然迷漫着一股狼来了的气氛。......

    11-01    来源:中国科学院|编辑:确牛

    分享
  • 智能巡查车:内外兼修铸就“火眼金晴”

      目前,交通道路分布面广,地形复杂,传统的人工巡查方法工作量大且条件艰苦,传统作业形式已经无法满足巡查巡视管理与......

    11-01    来源:中国科学院|编辑:确牛

    分享
  • 合肥研究院研制出纳米复合物可同时消除

      近期,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技术生物与农业工程研究所研究员吴正岩课题组在抗生素和重金属污染治理方面取得新......

    11-01    来源:中国科学院|编辑:确牛

    分享
返回列表
 
Ctrl+D 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