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时讯

合肥研究院等研究发现氢和氘的高压新相图

经过一个多世纪的研究,人们本以为位为元素周期表中的第一个元素——氢的温度和压力相图已基本确立,但近期中组部“外专千人计划”专家Eugene Gregoryanz带领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固体物理研究所科研团队发现,在低温和高压区域中,作为氢的同位素氘还存在一个尚未揭示的第二新相II¢。这项研究也修改了氢和氘在广泛压力温度范围的第一(I)、二(II)、三(III)相存在的边界,一个更为全面广泛的相图被建立起来。这些发现于87日在国际物理学期刊 《物理评论快报》(Phys. Rev. Lett. 119, 065301 (2017))在线发表,固体所为第一单位,固体所助理研究员刘晓迪为论文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

氢以及其同位素是唯一一个在元素周期表中可以用量子力学严格求解的元素,也是科学和技术发展最为关注的元素。作为清洁能源,它与氧化学反应生成水,因此在能源发展上具有优势和潜力。它在压缩状态下可以作为火箭的推进剂,在高温高压下形成的金属形态可以为行星周围磁场的形成提供解释。理论上早已预言金属氢是一个室温或高温超导体,若能够实现可能带来新的技术革命,这个超导体在低温状态下被认为可能存在一个新的超流物质态。随着低温和高压技术的发展,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努力,氢与其同位素的IIIIII相的相图本已被广泛接受,其第四(IV)相和第五(V)相在20122016年也相继被发现。然而,新的实验发现具有强烈量子效应的相II区域仍存在尚未被触及的新现象,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以理解氢与其同位素从弱分子间相互作用力的高压相IIIIII到强分子间相互作用力的高压相IVV的演化关系。

基于搭建的卓越高压平台,固体所极端环境量子物质中心博士刘晓迪、研究员Eugene Gregoryanz与合作者利用在我国自主搭建充气系统,将氢气充载进金刚石对顶砧中,利用高压低温拉曼光谱系统,获得了氢和氘在压力(0-200GPa)和温度(4-300K)范围内的一系列等温变压和等压变温拉曼光谱。研究发现,氢的同位素氘的振动频率随温度变化中出现与早前熟知的第二相II不同的特征,这个新相(氘II¢相)存在于压力为25-110GPa之间,温度低于125 K区域,但在相同温度压力条件下的氢中并没有观察到此相,使得氘II¢相成为目前唯一一个氢氘不共有的低温相。分析表明,氘II¢相的出现是量子效应的结果,由于氘相对于氢较低的零点能以及分子间强的相互作用而导致复杂的转动运动。另外,研究还获得了氢和氘的相I到相II转变,相II到相III转变的证据,得到了精确的氢和氘相IIIIII的相边界,更新了氢和氘的高压低温相图。此研究是三十多年来氢氘在中压低温区研究的一大突破,对于理解氢的高压相图、相II中的量子效应等具有重要意义。

这项重要发现使固体所成为世界高压氢研究的“重镇”,该所极端环境量子物质中心的两位外专千人Eugene GregoryanzAlexander Goncharov正是氢第IV相的共同发现者,20161Eugene Gregoryanz指导研究生在国际刊物《自然》上报道了氢的V相的发现,而这次得到的包含氢和氘的IIIIII相的新相图是在Alexander Goncharov 2011年工作的基础上完成的。

工作得到了中组部千人计划项目、国家外国专家局、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

 

合肥研究院等研究发现氢和氘的高压新相图

1. (a) 氢的相图,(b) 氘的相图以及在氘中发现的新相II¢(红色五角星标注) 

合肥研究院等研究发现氢和氘的高压新相图 

2. Eugene Gregoryanz(左一)和刘晓迪(右一)等正在进行氢的高压低温拉曼光谱测量


相关推荐
新闻聚焦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 昆明动物所等在冈瓦纳古陆和劳亚古陆物

      生物的地理分布与地球演化历史紧密相关。在现代生物地理学研究中,通过生物的演化历史可以推测地球的演化过程,并对已......

    11-01    来源:中国科学院|编辑:确牛

    分享
  • 中科院大连化物所化学链合成氨研究取得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复合氢化物材料化学研究组研究员陈萍、副研究员郭建平团队在化学链合成氨研究方面......

    11-05    来源:中国科学院|编辑:确牛

    分享
  • 研究揭示二穗短柄草MAPK与PP2C基因家族成

      日前,《科学报告》(Scientific Reports)杂志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上海辰山植物科学研究中心植物抗逆与分子进化研究组题为......

    11-01    来源:中国科学院|编辑:确牛

    分享
  • 运动为啥能给人带来愉悦感

      持续运动不仅对身体有长期积极的影响,还能在运动后1-2 个小时内带来短效的益处,包括提高疼痛的阈限、降低急性焦虑和......

    11-05    来源:中国科学院|编辑:确牛

    分享
  • 中外学者热议农业可持续发展

      目前有很多好的智慧农业技术理念,但技术与农业的结合还不到位,须加大研发力度并完善全流程管理,将智慧农业的理念落......

    10-31    来源:中国科学院|编辑:确牛

    分享
  • 虫洞或可用于躲避星际战争

      如果外星人之间发生星际战争,而地球人打不过外星人,那么地球人应该怎么办?最新的虫洞研究也许可以给我们一定的启示......

    05-02    来源:科普时报|编辑:确牛

    分享
  • 纳米科技的喜与忧

      纳米材料的广泛应用及其带来的环境健康风险。 纳米氧化锌水环境老化对遗传毒性的影响。 不同种类纳米材料与污染物间截......

    11-04    来源:中国科学院|编辑:确牛

    分享
  • 特斯拉来了 国产电动汽车如何应对?

      随着特斯拉在上海建生产厂这一事件的最后落听,让新品频出、一直热闹的国内电动汽车行业顿然迷漫着一股狼来了的气氛。......

    11-01    来源:中国科学院|编辑:确牛

    分享
  • 智能巡查车:内外兼修铸就“火眼金晴”

      目前,交通道路分布面广,地形复杂,传统的人工巡查方法工作量大且条件艰苦,传统作业形式已经无法满足巡查巡视管理与......

    11-01    来源:中国科学院|编辑:确牛

    分享
  • 合肥研究院研制出纳米复合物可同时消除

      近期,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技术生物与农业工程研究所研究员吴正岩课题组在抗生素和重金属污染治理方面取得新......

    11-01    来源:中国科学院|编辑:确牛

    分享
返回列表
 
Ctrl+D 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