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时讯

人脑比人工智能聪明1亿倍

阿尔法狗真的打败了人类棋手?人脑是否可以复制?人类未来的生存疆域如何拓展?日前,一群正从事深海、极地、太空、脑科学、人工智能前沿科技探索的科学家,汇聚在由公益科普论坛墨子沙龙和SELF讲坛联合举办的“探索者·2017创新大会”上,从不同角度提出各自的理解:人工智能还需将功耗下降一万倍、计算效率提升一万倍,才能初步赶上人脑;受量子世界的物理学定律限制,人脑或许真的不可复制——所以,每个人的学习和努力,都将会为人类开拓更广阔、更美好的生存空间,贡献独特的创造力。

你真的认为阿尔法狗打败了李世石?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研究员陈云霁却提醒,在整场比赛中,阿尔法狗动用了1000颗中央处理器(CPU)和200颗图形处理器(GPU),每分钟的电费就高达300美元,而其网络规模只有人脑的千分之一,再看看李世石的“功耗”应该只有几十瓦,相当于一个白炽灯泡——如果人工智能要达到人脑的规模,那就可能需要一座小型水电站来为一台机器供电。

陈云霁和胞弟陈天石一起做出了人类迄今为止最节能的神经网络芯片,未来他们希望能进一步突破,“把计算效率提高一万倍,把功耗降低一万倍”,只有达到了这个目标,才能把阿尔法狗装进一台智能手机,使它可以跟随主人随时进行深度学习、数据收集和处理——最终,可以学习到像人一样处理程序性事务。虽然第一台机器学起来费时费事,可一旦学成,数据就可以复制给无数台机器。

一位小学生听众向陈云霁提问:“可以直接把机器的学习所得复制进人脑吗?”陈云霁表示,科学家现在在神经网络芯片中操纵的是虚拟的神经元,而不是真实的神经元,要将数据拷贝进人脑,目前还实现不了。那么大脑本身是否能够复制呢?陈云霁说,如果大脑可以数字化,就可能复制,不过大脑中有些活动具有量子特性,会受到量子世界物理性质上的限制。我国的量子科学权威、中科院院士潘建伟告诉这位小听众,量子具有测不准的特性,不可复制,即使要准确复制一个原子或分子,都是不太可能的,何况如此复杂的人脑——还是老老实实自己好好学习吧!

更有趣的是,当脑科学专家、中科院院士郭爱克介绍了脑的发育和学习过程如何“修剪”大脑中的神经元突触,使它们“用进废退”“赢者通吃”后,一位听众想知道,未来的人工智能是否也能通过自动调整、升级硬件来变得更强大。陈云霁说,目前来看还不太可能,毕竟机器不是生物。同时,尽管电脑可以处理大量的程序性、计算性工作,但涉及创造力的部分,目前仍然是人脑的“特权”,专家都基本认同的一点是,未来人脑可以更加集中于科学、艺术这类的创造性工作,而将一些事务性的工作交给机器人。

除了已经提到的嘉宾,来到论坛的还有正在研制我国万米级载人深潜器的我国深渊技术领头人、上海海洋大学教授崔维成,从南极的企鹅粪便、海豹毛中解读出人类文明并开辟生态地质学的中国科技大学教授孙立广,在世界上开辟了TeV能量级别暗物质观测窗口的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首席科学家常进,以及完成了在天宫二号在轨中期驻留的航天员陈冬。

相关推荐
新闻聚焦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 昆明动物所等在冈瓦纳古陆和劳亚古陆物

      生物的地理分布与地球演化历史紧密相关。在现代生物地理学研究中,通过生物的演化历史可以推测地球的演化过程,并对已......

    11-01    来源:中国科学院|编辑:确牛

    分享
  • 中科院大连化物所化学链合成氨研究取得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复合氢化物材料化学研究组研究员陈萍、副研究员郭建平团队在化学链合成氨研究方面......

    11-05    来源:中国科学院|编辑:确牛

    分享
  • 研究揭示二穗短柄草MAPK与PP2C基因家族成

      日前,《科学报告》(Scientific Reports)杂志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上海辰山植物科学研究中心植物抗逆与分子进化研究组题为......

    11-01    来源:中国科学院|编辑:确牛

    分享
  • 运动为啥能给人带来愉悦感

      持续运动不仅对身体有长期积极的影响,还能在运动后1-2 个小时内带来短效的益处,包括提高疼痛的阈限、降低急性焦虑和......

    11-05    来源:中国科学院|编辑:确牛

    分享
  • 中外学者热议农业可持续发展

      目前有很多好的智慧农业技术理念,但技术与农业的结合还不到位,须加大研发力度并完善全流程管理,将智慧农业的理念落......

    10-31    来源:中国科学院|编辑:确牛

    分享
  • 虫洞或可用于躲避星际战争

      如果外星人之间发生星际战争,而地球人打不过外星人,那么地球人应该怎么办?最新的虫洞研究也许可以给我们一定的启示......

    05-02    来源:科普时报|编辑:确牛

    分享
  • 纳米科技的喜与忧

      纳米材料的广泛应用及其带来的环境健康风险。 纳米氧化锌水环境老化对遗传毒性的影响。 不同种类纳米材料与污染物间截......

    11-04    来源:中国科学院|编辑:确牛

    分享
  • 特斯拉来了 国产电动汽车如何应对?

      随着特斯拉在上海建生产厂这一事件的最后落听,让新品频出、一直热闹的国内电动汽车行业顿然迷漫着一股狼来了的气氛。......

    11-01    来源:中国科学院|编辑:确牛

    分享
  • 智能巡查车:内外兼修铸就“火眼金晴”

      目前,交通道路分布面广,地形复杂,传统的人工巡查方法工作量大且条件艰苦,传统作业形式已经无法满足巡查巡视管理与......

    11-01    来源:中国科学院|编辑:确牛

    分享
  • 合肥研究院研制出纳米复合物可同时消除

      近期,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技术生物与农业工程研究所研究员吴正岩课题组在抗生素和重金属污染治理方面取得新......

    11-01    来源:中国科学院|编辑:确牛

    分享
返回列表
 
Ctrl+D 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