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时讯

是谁击败了“红色幽灵”? ——中科院新技术成赤潮治理“世界方案”

“智利有关部门找到美国,后者则推荐了来自中国的新技术。”

在近日举行的海峡两岸海洋科学研讨会上,中科院海洋所所长助理李超伦研究员透露的一项技术引起了在场近百名中外专家的兴趣。

原来,不久前中科院海洋所接待了一支来自太平洋对岸的拜访团——智利鲑鱼联合会鲑鱼技术研究所、智利经济部渔业与水产司等一行11人,此时的他们心急如焚:2015年智利爆发了大规模赤潮,对三文鱼等水产养殖业造成了致命打击,经济损失甚至达到10亿美元。

在实地考察改性粘土治理赤潮项目并聆听技术介绍、参观应用案例之后,智利方面信心十足地与该所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

打动他们的是一项怎样的技术?

赤潮,人称“红色幽灵”,是在特定环境条件下,海水中某些浮游植物、原生动物或细菌爆发性增殖或高度聚集而引起水体变色的一种有害生态现象。当年南京全运会上就发生过一段“插曲”:运动会即将开幕,可举办水上项目的玄武湖内发生严重赤潮蓝藻水华,主办方无奈之下广发“英雄帖”,寻求快速解决之策。

最终,一种“改性粘土”出奇制胜——将粘土撒入水中,不多久,赤潮便被“吞噬”并自然沉底。研发者海洋国家实验室海洋生态与环境功能实验室主任、中科院海洋所俞志明研究员介绍:“这是改性粘土治理有害藻华技术第一次开展实际应用。”

用天然矿物治理赤潮的方法最早由日本科学家提出,其原理是天然矿物与导致赤潮的微藻结合后产生絮凝沉降效应,从而将水体表层的微藻沉到水底,达到赤潮治理效果,韩国也做了大量研究。他们最初用天然粘土,但用量巨大,每平方公里需要100到400吨的量,资源消耗过大、成本难控、淤积严重,给大规模推广应用带来了困难。

天然粘土治理赤潮技术遇到瓶颈,这时候俞志明团队站了出来。

上世纪90年代,俞志明团队以提高粘土絮凝藻华生物细胞效率为主旨,开展粘土表面改性研究,首创性地提出了“粘土表面改性理论”,即通过表面改性手段,增加粘土颗粒与微藻颗粒间的絮凝效率,以达到更好的治理效果。更重要的是,这种改性粘土用量仅为日本、韩国的1/10至1/100,便于推广。

在核电站、养殖水域、重大活动海域等不同的应用区,俞志明团队还给出了不同的解决方案——

比如,在养殖区域治理赤潮,他们考虑到不同养殖生物的特点,增加改性粘土的增氧和杀菌功能,保障养殖生物的正常生长;而造成广西防城港核电厂冷源取水海域有害藻华的是球形棕囊藻,具有囊体巨大、难以去除的特点,在现场治理时需予以考虑;此外,“对付”一些有毒甲藻类微藻则需开具有降低毒性功效的“药方”。

在南京全运会、北京奥运会、广州亚运会、深圳大运会和上海游泳世锦赛、北戴河近岸海域暑期保障等一系列重大活动中,改性粘土屡屡不负众望,出色完成任务,如今,这项新技术还已在广西防城港核电站发挥威力。正因为其优异表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APEC联合编纂的《近岸有害赤潮监测与管理对策》一书中,俞志明团队的“改性粘土”治理赤潮技术成为国内外赤潮治理的指导性方法,也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方案”。

相关推荐
新闻聚焦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 昆明动物所等在冈瓦纳古陆和劳亚古陆物

      生物的地理分布与地球演化历史紧密相关。在现代生物地理学研究中,通过生物的演化历史可以推测地球的演化过程,并对已......

    11-01    来源:中国科学院|编辑:确牛

    分享
  • 中科院大连化物所化学链合成氨研究取得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复合氢化物材料化学研究组研究员陈萍、副研究员郭建平团队在化学链合成氨研究方面......

    11-05    来源:中国科学院|编辑:确牛

    分享
  • 研究揭示二穗短柄草MAPK与PP2C基因家族成

      日前,《科学报告》(Scientific Reports)杂志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上海辰山植物科学研究中心植物抗逆与分子进化研究组题为......

    11-01    来源:中国科学院|编辑:确牛

    分享
  • 运动为啥能给人带来愉悦感

      持续运动不仅对身体有长期积极的影响,还能在运动后1-2 个小时内带来短效的益处,包括提高疼痛的阈限、降低急性焦虑和......

    11-05    来源:中国科学院|编辑:确牛

    分享
  • 中外学者热议农业可持续发展

      目前有很多好的智慧农业技术理念,但技术与农业的结合还不到位,须加大研发力度并完善全流程管理,将智慧农业的理念落......

    10-31    来源:中国科学院|编辑:确牛

    分享
  • 虫洞或可用于躲避星际战争

      如果外星人之间发生星际战争,而地球人打不过外星人,那么地球人应该怎么办?最新的虫洞研究也许可以给我们一定的启示......

    05-02    来源:科普时报|编辑:确牛

    分享
  • 纳米科技的喜与忧

      纳米材料的广泛应用及其带来的环境健康风险。 纳米氧化锌水环境老化对遗传毒性的影响。 不同种类纳米材料与污染物间截......

    11-04    来源:中国科学院|编辑:确牛

    分享
  • 特斯拉来了 国产电动汽车如何应对?

      随着特斯拉在上海建生产厂这一事件的最后落听,让新品频出、一直热闹的国内电动汽车行业顿然迷漫着一股狼来了的气氛。......

    11-01    来源:中国科学院|编辑:确牛

    分享
  • 智能巡查车:内外兼修铸就“火眼金晴”

      目前,交通道路分布面广,地形复杂,传统的人工巡查方法工作量大且条件艰苦,传统作业形式已经无法满足巡查巡视管理与......

    11-01    来源:中国科学院|编辑:确牛

    分享
  • 合肥研究院研制出纳米复合物可同时消除

      近期,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技术生物与农业工程研究所研究员吴正岩课题组在抗生素和重金属污染治理方面取得新......

    11-01    来源:中国科学院|编辑:确牛

    分享
返回列表
 
Ctrl+D 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