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时讯

中国设施园艺应走低成本低能耗之路

中国设施园艺应走低成本低能耗之路

作为一个拥有世界上最大面积设施园艺的国家,中国在2017年第一次承办了被誉为设施园艺界“奥林匹克”的学术盛会——国际设施园艺大会(GreenSys2017)。

8月21日,大会开幕式在北京举行。农业部党组成员、中国农业科学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唐华俊在开幕式上表示,能以东道主身份举办此次大会,体现了国际园艺科学学会和其他国际同行对中国设施园艺发展的充分认可和高度肯定。

与会专家认为,我国设施园艺产业发展迅速,面积已达370多万公顷,为世界第一大国,不仅成功解决了北方地区冬春蔬菜短缺和周年均衡供应的难题,也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不过,我国设施园艺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尚有差距。中国设施园艺产业唯有走通自己的路,才能给世界设施园艺的发展提供更多可资借鉴的经验。

最大,但与最强有差距

农业部副部长张桃林介绍,最近30年来,通过政府、科技与产业界的不断努力,设施园艺面积已达370万公顷,成为世界上拥有设施面积最大的国家。

同时,通过中国科学家的不懈努力,我国已经在低碳节能温室、生态型无土栽培、物联网管控以及智能LED植物工厂等领域走在了世界前沿。

沈阳农业大学副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天来在主题演讲中指出,我国设施蔬菜生产总量大,占蔬菜总量的1/3。2016年设施蔬菜面积370.1万公顷,总产量2.6亿吨,人年均近190公斤;产值接近蔬菜总量的半壁江山。

据介绍,我国设施蔬菜种植面积集中度高,北方15省共有设施蔬菜234万公顷,占全国(除台湾、香港、澳门地区)总面积63.04%;黄淮海及环渤海湾地区占56%,长江中下游地区占18%,西北地区占11%,其他地区占15%。

设施蔬菜生产总量集中度高,山东设施蔬菜产量 5080万吨,河北 4229万吨,加上辽宁、江苏和河南,五省设施蔬菜产量之和占全国总产量的66%。

设施蔬菜生产种类集中度高,番茄、黄瓜、辣椒、茄子和芹菜五种设施蔬菜种植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53%,再加上菜豆、小白菜、西葫芦、韭菜和豇豆,这十种设施蔬菜面积则占总面积的70%。

不过,张桃林强调,中国设施园艺水平与发达国家还有较大差距,单体规模小、资源效率低、机械化水平不高,设施园艺产业面临诸多挑战。

对此,大会主席、中国农科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杨其长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目前我国设施单体规模较小,90%以上的设施为单体规模在500平方米左右的日光温室或塑料拱棚,而荷兰等发达国家的大多数设施单体规模已达1~2公顷;由于规模小,限制了一些先进管理技术和精细化技术的应用,从而造成人工成本高企;机械化和智能化程度不高,机械化率仅为30%左右;人才专业化水平较低,各种先进管理手段和技术的应用因此受到限制。

李天来进一步总结道,设施蔬菜发展的主要问题是土地产出率低,温室蔬菜产出率为10千克/平方米;产品质量不高,不仅外观和营养品质不高,产品安全性也不理想;劳动生产率低,平均每人仅经营1000平方米;生产环境较差,高温高湿、空气不佳;劳动强度大,多靠人工作业;受自然灾害影响,如雪、风、低温、高温、弱光较大;生产效益波动较大,在0.1万至8万元之间;肥、药、水、土地等利用率不高。

“归根结底是未解决好如下问题:设施设备性能不佳;环境调控不佳;育苗标准化水平较低;栽培模式和技术标准欠缺;病虫害防控不到位;作物生长发育障碍防控不够;生产过程的机械化水平低。”李天来给出了这样的原因。

走出自己的道路

“尽管我国设施蔬菜与发达国家相比尚有差距,但是发达国家高投入、高能耗、高产出的模式并不适合我国国情,中国设施蔬菜发展要走出自己的路。”杨其长为记者解释道,目前,荷兰、日本、以色列等国家和地区的设施园艺发展水平排在我国前面。以荷兰为例,设施番茄产量为60~80千克/平方米,净效益为10~20千克/平方米;而我国产量为15~35千克/平方米,净效益也为10~20千克/平方米。二者尽管产量相差甚远,但净效益差不多。

杨其长进一步指出,中国蔬菜售价水平远低于荷兰等国家,如果采用同等的建设成本和运营成本,菜农基本上就没有收益了。这决定了我国设施蔬菜生产必须选择低成本低能耗高产出的道路。

他认为,首先要扩大我国设施单体的规模。其次,要采用能耗低、产出相对较高而不是绝对高的管理技术手段。再次,要积极研发和推广应用节能技术,选育能高产出的品种。最后,提高设施蔬菜的农业机械化率。

对于我国设施蔬菜未来的总体发展方向,李天来给出了如下建议,即“一主四辅五大领域”:在现实需求方面,要以解决供应与增收用设施蔬菜中的问题为主,讲求规模化,重效益;在近期需求方面,要以研发10年后应用的现代设施蔬菜为辅,发挥试验示范作用;从未来着想,要以探索蔬菜工厂为辅,进行展示示范;在娱乐需求方面,要以发展观光旅游设施蔬菜为辅;而在特种场所需求方面,则以发展特种设施蔬菜为辅,可以不计成本。

依据总资源确定的发展道路为:节能、低成本、生态、安全、高产、优质、高效。依据各地资源确定的发展原则为:因地制宜,高效利用各地资源,尊重市场需求,科学进行产地布局,注重粮菜统筹,保障食物供给与产业增效相结合,依靠科技支撑,提高“三率”为核心,坚持中国特色,实现自然资源、生产资料资源和人口资源的有机结合。

李天来还说,依据现状确定的发展重点为:一是提质增效。以温室、塑料大中棚、遮阳棚和防雨棚为主体,通过新增和改造,实现生产设施现代、蔬菜种类多样、生产手段先进、生产过程规范、产品质量安全、产品供应均衡、资源利用高效。

二是推进现代化。按照中国特色设施蔬菜方向,推进设施结构标准化、环境调控自动化和物联网化、生产管理轻简化、资源利用和产出效率高效化。

“设施蔬菜是中国重要产业。我们未来要解决的重点问题是:提高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和资源利用率,降低成本、劳动强度和生产投入,实现高产优质高效安全、规模化和现代化。”李天来说。

据张桃林介绍,下一步,农业部将重点推进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进一步优化布局。支持一批气候、水土资源、交通区位等基础条件较好的区域,发展设施生产,形成设施园艺优势产区。二是积极推动科技创新。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力度,支持设施园艺共性关键技术与装备研发。加强宽领域、深层次的协作,积极探索设施园艺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提高产业的整体技术水平。三是加快人才培养步伐。采取多种形式的人才培养机制,培养各个层次的设施园艺专业人才,不断提升设施园艺生产管理水平。

 

相关推荐
新闻聚焦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 昆明动物所等在冈瓦纳古陆和劳亚古陆物

      生物的地理分布与地球演化历史紧密相关。在现代生物地理学研究中,通过生物的演化历史可以推测地球的演化过程,并对已......

    11-01    来源:中国科学院|编辑:确牛

    分享
  • 中科院大连化物所化学链合成氨研究取得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复合氢化物材料化学研究组研究员陈萍、副研究员郭建平团队在化学链合成氨研究方面......

    11-05    来源:中国科学院|编辑:确牛

    分享
  • 研究揭示二穗短柄草MAPK与PP2C基因家族成

      日前,《科学报告》(Scientific Reports)杂志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上海辰山植物科学研究中心植物抗逆与分子进化研究组题为......

    11-01    来源:中国科学院|编辑:确牛

    分享
  • 运动为啥能给人带来愉悦感

      持续运动不仅对身体有长期积极的影响,还能在运动后1-2 个小时内带来短效的益处,包括提高疼痛的阈限、降低急性焦虑和......

    11-05    来源:中国科学院|编辑:确牛

    分享
  • 中外学者热议农业可持续发展

      目前有很多好的智慧农业技术理念,但技术与农业的结合还不到位,须加大研发力度并完善全流程管理,将智慧农业的理念落......

    10-31    来源:中国科学院|编辑:确牛

    分享
  • 虫洞或可用于躲避星际战争

      如果外星人之间发生星际战争,而地球人打不过外星人,那么地球人应该怎么办?最新的虫洞研究也许可以给我们一定的启示......

    05-02    来源:科普时报|编辑:确牛

    分享
  • 纳米科技的喜与忧

      纳米材料的广泛应用及其带来的环境健康风险。 纳米氧化锌水环境老化对遗传毒性的影响。 不同种类纳米材料与污染物间截......

    11-04    来源:中国科学院|编辑:确牛

    分享
  • 特斯拉来了 国产电动汽车如何应对?

      随着特斯拉在上海建生产厂这一事件的最后落听,让新品频出、一直热闹的国内电动汽车行业顿然迷漫着一股狼来了的气氛。......

    11-01    来源:中国科学院|编辑:确牛

    分享
  • 智能巡查车:内外兼修铸就“火眼金晴”

      目前,交通道路分布面广,地形复杂,传统的人工巡查方法工作量大且条件艰苦,传统作业形式已经无法满足巡查巡视管理与......

    11-01    来源:中国科学院|编辑:确牛

    分享
  • 合肥研究院研制出纳米复合物可同时消除

      近期,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技术生物与农业工程研究所研究员吴正岩课题组在抗生素和重金属污染治理方面取得新......

    11-01    来源:中国科学院|编辑:确牛

    分享
返回列表
 
Ctrl+D 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