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时讯

“牛郎”“织女”:渐行渐远爱依旧

“牛郎”“织女”:渐行渐远爱依旧

七夕节,是情侣秀恩爱的又一个节日。七夕节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故事,来源于我国古代人民对夏季夜空朴素而浪漫的想象。织女星位于银河以西,牛郎星位于银河以东。农历七月初七之夜,上弦月发出的淡淡的月光刚好遮盖了银河的光芒,使银河看起来像是消失了一样,古人便想象银河上的鹊桥已经搭成,牛郎织女可以相会了。

它们距离并不近

1609年,伽利略开创了用望远镜观察星空的时代。此后我们才逐步认识到夜空中那些明暗不同的星星与我们的距离各异,而银河则是由密密麻麻的恒星组成的,并非在天上流淌的河流。因为这些恒星距离我们极其遥远,我们不能用肉眼将它们一一分辨出来,才有了亮带的视觉效果。

早在19世纪初,天文学家们已经可以用三角视差法来测量离我们相对较近的恒星与地球之间的距离。首先,我们选定一颗在一年之中的位置都不发生明显变化的恒星作为参照星。之后,通过观测确定在半年的时间当中,我们要测量的那颗恒星的位置相对参照星发生了多大变化。地球与它半年之前的位置相距两个天文单位,通过这个长度及三角运算,我们就可以得到一颗恒星和地球间的距离了。天文学家们发现,织女星距离我们大约25.3光年,牛郎星大约不到17光年。而它们彼此间的距离也高达16光年。也就是说,如果牛郎向织女用光信号“暗送秋波”,牛郎要在16年之后才能收到织女表达的爱意了。

织女星曾是北极星

织女星是夜空中非常明亮的恒星,计算表明,织女星在12000年前曾经是当时的北极星。后来,由于地球自转轴的指向随着时间的变化,它才离开了北极星的位置。在将近14000年后,织女星还将再次成为北极星。

这颗被天文学家们称作天琴座α星的恒星,是太阳之外第一个拥有“照片”和“身份证”的恒星。1840年,当天体摄影的技术刚刚开始应用时,哈佛大学的天文学家乔治·邦德就拍下了夜空中的织女星。而织女星的“身份证”,则是它的光谱数据。天文学家们可以通过分析光谱了解恒星的组成元素、表面温度等物理信息。按照通过亮度划分星等的方法,织女星恰好是一颗0等星,因此它的亮度还曾经被用作测定其他恒星星等的“标尺”。织女星的光谱信息也被拿来当作分类其他恒星的标准。

与织女星相比,牛郎星则要暗淡一些。其亮度不到织女星的三分之一。1983年,两位日本科学家以特别的方式庆祝了七夕节。他们在美国斯坦福大学运行的一个射电望远镜上,向牛郎星发射了一束无线电信号。如果有地外文明生活在牛郎星周围,他们将收到13幅由无线电信号搭载的图像。这些图像是用71×71的点阵编成的,讲述了我们所在的太阳系的特征、地球所在的位置、我们已知的化学元素、构成生命的DNA的基本结构,以及人类的特征等等。这些图像还试图向外星人展示生命在地球上由简单到复杂的进化过程。如果外星人能够很快解码信号的内容并读懂图像的信息,且立即向地球发出回信的话,目前我们差不多已经可以收到他们的回信了。然而,至今没有收到牛郎星外星人信号的确切证据。

不过,天文学家们还发现,牛郎星、织女星这两颗“情侣恒星”的运动使得他们之间的距离正在不断增大。但愿牛郎和织女的感情,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和距离的增加而变淡。

(作者:李会超,系中科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博士生)

相关推荐
新闻聚焦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 昆明动物所等在冈瓦纳古陆和劳亚古陆物

      生物的地理分布与地球演化历史紧密相关。在现代生物地理学研究中,通过生物的演化历史可以推测地球的演化过程,并对已......

    11-01    来源:中国科学院|编辑:确牛

    分享
  • 中科院大连化物所化学链合成氨研究取得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复合氢化物材料化学研究组研究员陈萍、副研究员郭建平团队在化学链合成氨研究方面......

    11-05    来源:中国科学院|编辑:确牛

    分享
  • 研究揭示二穗短柄草MAPK与PP2C基因家族成

      日前,《科学报告》(Scientific Reports)杂志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上海辰山植物科学研究中心植物抗逆与分子进化研究组题为......

    11-01    来源:中国科学院|编辑:确牛

    分享
  • 运动为啥能给人带来愉悦感

      持续运动不仅对身体有长期积极的影响,还能在运动后1-2 个小时内带来短效的益处,包括提高疼痛的阈限、降低急性焦虑和......

    11-05    来源:中国科学院|编辑:确牛

    分享
  • 中外学者热议农业可持续发展

      目前有很多好的智慧农业技术理念,但技术与农业的结合还不到位,须加大研发力度并完善全流程管理,将智慧农业的理念落......

    10-31    来源:中国科学院|编辑:确牛

    分享
  • 虫洞或可用于躲避星际战争

      如果外星人之间发生星际战争,而地球人打不过外星人,那么地球人应该怎么办?最新的虫洞研究也许可以给我们一定的启示......

    05-02    来源:科普时报|编辑:确牛

    分享
  • 纳米科技的喜与忧

      纳米材料的广泛应用及其带来的环境健康风险。 纳米氧化锌水环境老化对遗传毒性的影响。 不同种类纳米材料与污染物间截......

    11-04    来源:中国科学院|编辑:确牛

    分享
  • 特斯拉来了 国产电动汽车如何应对?

      随着特斯拉在上海建生产厂这一事件的最后落听,让新品频出、一直热闹的国内电动汽车行业顿然迷漫着一股狼来了的气氛。......

    11-01    来源:中国科学院|编辑:确牛

    分享
  • 智能巡查车:内外兼修铸就“火眼金晴”

      目前,交通道路分布面广,地形复杂,传统的人工巡查方法工作量大且条件艰苦,传统作业形式已经无法满足巡查巡视管理与......

    11-01    来源:中国科学院|编辑:确牛

    分享
  • 合肥研究院研制出纳米复合物可同时消除

      近期,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技术生物与农业工程研究所研究员吴正岩课题组在抗生素和重金属污染治理方面取得新......

    11-01    来源:中国科学院|编辑:确牛

    分享
返回列表
 
Ctrl+D 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