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脱石是深海沉积物中一种独特的双八面体粘土矿物,通常呈黄绿色或褐绿色,是一种富铁的蒙脱石。对矿床的成因,至今众说纷纭,主要观点有“原生成因说”和“次生成因说”。
彭晓彤研究团队对取自南大西洋中脊现代海底低温热液活动区的共生沉积序列进行了深入研究,综合地球化学、矿物学、微生物学和微区形态特征分析,认为低温热液环境微生物的被动矿化,对绿脱石的形成起关键性作用。该研究成果对深入认识现代和古代低温热液极端环境中绿脱石的成因、微化石的保存,以及微生物与矿物相互作用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深海低温热液环境中矿化的微生物被绿脱石包裹,图h:细菌(红色),绿脱石(绿色)
11-01 来源:中国科学院|编辑:确牛
11-05 来源:中国科学院|编辑:确牛
11-01 来源:中国科学院|编辑:确牛
11-05 来源:中国科学院|编辑:确牛
10-31 来源:中国科学院|编辑:确牛
05-02 来源:科普时报|编辑:确牛
11-04 来源:中国科学院|编辑:确牛
11-01 来源:中国科学院|编辑:确牛
11-01 来源:中国科学院|编辑:确牛
11-01 来源:中国科学院|编辑:确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