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pj-柔性电子》近日在线发表的一篇论文介绍了一种可以低成本制造电子纹身传感器的方法,这种金属传感器可用于监测关键的健康参数,如心跳和皮肤温度。厚度只有千分之一毫米左右,可以直接贴在皮肤上,而且贴合皮肤纹理,不会阻挡正常的出汗或被身体运动影响。
利用无机电子材料制造电子纹身的常规方法成本高且耗时。尽管最新开发的“剪切-粘贴”方法已经简化了这种工艺,使成本下降,但该方法要求将电子纹身传感器贴在医用胶带上,因而增加了电子纹身的厚度,降低了它的透气性。
为此,美国得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的鲁南姝、华中科技大学的黄永安等合作,改良了这种方法,制造出低成本的网状电子纹身,总厚度仅1.5微米(0.0015毫米)。他们首先将一块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制成的塑料薄片(1.4微米)压到一张临时纹身转移纸上,然后再将一块金粒子薄膜涂在塑料薄片上。之后,作者利用类似于可以将纸、乙烯基材料和其它材料切割成自定义形状的计算机控制的刀,将其切割成电子纹身。然后就能贴到人体皮肤上,像临时纹身一样。
作者表明他们的无胶带设计具有较高的透气性和灵活性,可用于测量皮肤含水量和温度以及心电信号--由此可以得出心跳和呼吸率。研究总结表示,无胶带电子纹身代表着人们离一次性可穿戴技术又近了一步。
11-01 来源:中国科学院|编辑:确牛
11-05 来源:中国科学院|编辑:确牛
11-01 来源:中国科学院|编辑:确牛
11-05 来源:中国科学院|编辑:确牛
10-31 来源:中国科学院|编辑:确牛
05-02 来源:科普时报|编辑:确牛
11-04 来源:中国科学院|编辑:确牛
11-01 来源:中国科学院|编辑:确牛
11-01 来源:中国科学院|编辑:确牛
11-01 来源:中国科学院|编辑:确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