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时讯

地理资源所构建咸水/微咸水滴灌新理论新技术

地球表面71%左右是海洋,97.5%水资源是咸水,淡水只有2.5%。随着全球人口数量增加和社会经济发展,淡水资源紧缺的形势日益严峻。我国人均水资源量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4,水资源时空分布极其不均,缺水问题更为严重。农业是用水大户,但全球农业灌溉用水仍以淡水为主,大量咸水/微咸水资源尚未得到很好利用。据测算,我国最缺水的华北地区,每年2-5g/L的微咸水资源量高达60亿m³(矿化度高于5g/L的咸水不计算在内)。

人类在咸水灌溉方面的探索和实践已有数百年,咸淡混灌/轮灌的地面灌溉技术与耐盐作物和盐生作物(林木)相结合,已将3g/L以下的微咸水用于棉花、小麦、玉米等农业生产。以色列于20世纪70年代开始研究咸水/微咸水的滴灌技术,在淡水资源缺乏的地区利用微咸水栽培番茄和黄瓜,利用咸水栽培椰枣,发现农产品品质明显优于淡水灌溉的农产品,且市场售价要高于淡水灌溉的农产品。然而,如何有效淋洗随咸水/微咸水灌溉进入土壤中的盐分以维持土壤的盐分平衡、如何补偿因咸水/微咸水灌溉降低的土壤渗透势为作物根系吸水创造良好条件,仍是尚未解决的科学技术问题。

从2002年开始,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中科院“百人计划”、中科院特聘核心骨干研究员康跃虎带领的研究团队历时16年,先后在北京通州、天津静海、宁夏平罗、河北唐山曹妃甸建立试验基地,系统研究滴灌条件下盐分运移规律、水盐耦合过程、灌溉水矿化度对番茄、黄瓜、糯玉米、油葵、棉花、豆角、枸杞、红枣、冬枣、月季、白蜡等20多种植物(作物、林果和绿化植物)的出苗(成活率)、生长、耗水、产量和品质等的影响机制,很好地解决了上述科学技术问题,构建起自成体系的咸水/微咸水滴灌新理论新技术。

(1)按照该研究团队提出的方法确定合理的灌水器流量和间距,采用垄作和地表覆盖(地膜覆盖、秸秆覆盖、黑色塑料网覆盖),当特征点(滴头正下方20cm深度处)土壤基质势下降到-20kPa时灌溉,每次灌水量7-10mm左右,就能有效淋洗随灌溉水进入土壤中的盐分。原北京通州试验基地和天津静海试验基地的试验结果表明,当灌溉水的电导率不超过4.9dS/m(约3g/L)时,土壤盐分随灌溉年限增加不会明显增加。当灌溉水电导率为5-11dS/m(约3-7.0g/L)时,虽然土层内的土壤盐分在第一年会有所增加,但随后基本维持平衡,不再随灌溉年限增加而增加。尽管油葵、糯玉米、黄瓜的出苗率会随着灌溉水矿化度的增大而降低,但如果每穴播种3粒种子,即使灌溉水电导率高达10.9dS/m(矿化度约7g/L),按穴计算的出苗率能达到80%以上,能满足生产需要。

(2)按照特征点土壤基质势下限为-20kPa灌溉时,土壤基质势可有效补偿因灌溉水含盐量高而降低的土壤渗透势,盐分对产量的影响明显减小。原天津静海试验基地的试验表明,当电导率每升高1dS/m,番茄、黄瓜、油葵、糯玉米的产量分别降低6.7%、7.5%、1.7%、1.4%,产量降低比率大大低于国际同行的研究结果。作物的耗水量随着灌溉水矿化度的增加而明显减少,灌溉水电导率每增加1dS/m,番茄、黄瓜、油葵、糯玉米的灌水量分别减少约4.5%、5.6%、9.7%、4.5%,虽然增加了盐分淋洗水量但并未明显增加总灌水量,而且总体上有减少。(注:试验是在灌溉水电导率不超过10.9dS/m,即灌溉水矿化度约小于7.0g/L的情况下完成的)

(3)按照技术要求在宁夏平罗(西北干旱区)高矿化度地下水浅埋区的重度盐碱地上,当土壤含盐量高达1.3-1.5g/L(盐土)、地下水为咸水且埋深不超过50cm甚至经常溢出地表、灌溉水矿化度高达7.5g/L时,采用“大高垄+垄面覆盖”枸杞等林果栽培模式,枸杞栽植后第1-2年(苗期)每天上午和下午各滴灌2mm咸水,2年后按照特征点土壤基质势下限为-10kPa确定灌水时间、每次灌水量5-7mm,不需要前期进行土壤改良、不需要修建大型灌排系统,土壤含盐量便迅速减少并从第一年开始基本稳定,根区土壤细菌、真菌和放线菌种群数量从很少(甚至接近于“零”)开始快速增加并到第四年基本达到正常农田水平,枸杞生长旺盛、产量高、口感好,多项指标达到或远超特优等级。

(4)采用提出的包括“强化盐分淋洗阶段”、“正常盐分淋洗调控阶段”、“精准水盐调控灌溉阶段”的微咸水精准灌溉原土水盐调控“三阶段”理论、滨海盐碱地微咸水滴灌快速脱盐方法、多年生植物栽植土壤水势补偿与抑盐水盐调控方法、抗堵塞管道和灌水器清洗方法等,在曹妃甸(华北半湿润滨海地区)试验基地的沙质和泥质重度滨海盐碱地上,即使考虑大规格乔木栽植的情况下,3(沙质盐碱地)-12个月(粘质盐碱地)0-0.9m土层的盐土便很快成为中轻度盐渍土,24个月(2年)内0-1.6m深度(砾石隔离层以上)的盐土便全部成为轻度盐渍土。景天、金娃娃萱草、鸢尾、荷兰菊、石竹、白蜡、野山楂、木槿、构树等植物在泥质盐碱地上灌溉水矿化度高达3g/L时、沙质盐碱地上灌溉水矿化度高达3g/L-5g/L时,成活率能达到90%以上。(注:因滨海地区地下水埋深很浅且排水困难,加上考虑充分利用雨水和乔木根系发展对土层厚度的需要,试验时在1.6m深度处设置了砾石隔离层,以起到切断毛管抑制盐分上升的作用)

(5)建立了番茄、黄瓜、糯玉米、油葵、棉花、枸杞等作物的咸水/微咸水滴灌技术体系,以及景天、金娃娃萱草、鸢尾、荷兰菊、石竹、月季、紫花醉鱼木、白蜡、野山楂、木槿、竹柳、构树等植物的重度滨海盐碱地原土园林绿化技术体系。

康跃虎研究团队构建的咸水/微咸水滴灌新理论新技术,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精准水盐调控,只要控制特征点土壤基质势,不但可以有效淋洗随着灌溉水进入土壤中的盐分,而且能够有效补偿因灌溉水矿化度高而减小的土壤渗透势,在有效地维持土壤盐分平衡的同时,作物的产量明显高于已有技术。鉴于所形成的技术简便、可操作性强、成本低、效果好,并已形成了成套的技术产品,有15年以上的试验基础和验证,加上农作物品质(例如蔬菜作物的口感明显好于淡水灌溉的蔬菜作物)明显优于淡水灌溉的农作物品质,具有很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地理资源所构建咸水/微咸水滴灌新理论新技术

天津静海咸水滴灌试验基地

地理资源所构建咸水/微咸水滴灌新理论新技术

5.5gL咸水滴灌试验油葵生长状况(天津静海试验基地,2008年7月23日)

地理资源所构建咸水/微咸水滴灌新理论新技术

7.5gL咸水滴灌试验枸杞生长状况(宁夏平罗灵沙试验基地,2011年7月19日)

地理资源所构建咸水/微咸水滴灌新理论新技术

  微咸水(矿化度1、2、3、4、5gL)滴灌试验金娃娃萱草等绿化草本花卉生长状况(河北曹妃甸试验基地,2017年5月17日)

相关推荐
新闻聚焦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 昆明动物所等在冈瓦纳古陆和劳亚古陆物

      生物的地理分布与地球演化历史紧密相关。在现代生物地理学研究中,通过生物的演化历史可以推测地球的演化过程,并对已......

    11-01    来源:中国科学院|编辑:确牛

    分享
  • 中科院大连化物所化学链合成氨研究取得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复合氢化物材料化学研究组研究员陈萍、副研究员郭建平团队在化学链合成氨研究方面......

    11-05    来源:中国科学院|编辑:确牛

    分享
  • 研究揭示二穗短柄草MAPK与PP2C基因家族成

      日前,《科学报告》(Scientific Reports)杂志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上海辰山植物科学研究中心植物抗逆与分子进化研究组题为......

    11-01    来源:中国科学院|编辑:确牛

    分享
  • 运动为啥能给人带来愉悦感

      持续运动不仅对身体有长期积极的影响,还能在运动后1-2 个小时内带来短效的益处,包括提高疼痛的阈限、降低急性焦虑和......

    11-05    来源:中国科学院|编辑:确牛

    分享
  • 中外学者热议农业可持续发展

      目前有很多好的智慧农业技术理念,但技术与农业的结合还不到位,须加大研发力度并完善全流程管理,将智慧农业的理念落......

    10-31    来源:中国科学院|编辑:确牛

    分享
  • 虫洞或可用于躲避星际战争

      如果外星人之间发生星际战争,而地球人打不过外星人,那么地球人应该怎么办?最新的虫洞研究也许可以给我们一定的启示......

    05-02    来源:科普时报|编辑:确牛

    分享
  • 纳米科技的喜与忧

      纳米材料的广泛应用及其带来的环境健康风险。 纳米氧化锌水环境老化对遗传毒性的影响。 不同种类纳米材料与污染物间截......

    11-04    来源:中国科学院|编辑:确牛

    分享
  • 特斯拉来了 国产电动汽车如何应对?

      随着特斯拉在上海建生产厂这一事件的最后落听,让新品频出、一直热闹的国内电动汽车行业顿然迷漫着一股狼来了的气氛。......

    11-01    来源:中国科学院|编辑:确牛

    分享
  • 智能巡查车:内外兼修铸就“火眼金晴”

      目前,交通道路分布面广,地形复杂,传统的人工巡查方法工作量大且条件艰苦,传统作业形式已经无法满足巡查巡视管理与......

    11-01    来源:中国科学院|编辑:确牛

    分享
  • 合肥研究院研制出纳米复合物可同时消除

      近期,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技术生物与农业工程研究所研究员吴正岩课题组在抗生素和重金属污染治理方面取得新......

    11-01    来源:中国科学院|编辑:确牛

    分享
返回列表
 
Ctrl+D 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