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自然—通讯》在线发表的一篇对绵羊与山羊的野生近缘种的基因组分析,绵羊和山羊在驯化过程中有诸多相似的遗传靶点,但不同的选择模式被用于实现类似的特征。
人们有选择性地繁殖不同家畜以获取其特征——比如温顺、成长迅速或耐力强。绵羊和山羊的野生祖先分别是摩弗伦羊和野山羊。它们大约在10500年前在中东被驯化——尤其是在安纳托利亚东南部和伊朗的札格洛斯山脉,它们让科学家有机会探索驯化特征的证据。
法国格勒诺布尔—阿尔卑斯大学的Francois Pompanon和同事测序及分析了野生摩弗伦羊和野山羊的基因组,并将其与家养绵羊和山羊的基因组比较。有90个基因组区域被鉴定出来,它们展现了从野生种群转变为驯化种群的选择过程的迹象,其中有20个区域均在摩弗伦羊和野山羊中出现,但是选择模式却有差异。这表明虽然驯化过程有共同的遗传靶点,但是不同的方案可能被用来驯化山羊和绵羊,以实现某些类似的最终特征。
11-01 来源:中国科学院|编辑:确牛
11-05 来源:中国科学院|编辑:确牛
11-01 来源:中国科学院|编辑:确牛
11-05 来源:中国科学院|编辑:确牛
10-31 来源:中国科学院|编辑:确牛
05-02 来源:科普时报|编辑:确牛
11-04 来源:中国科学院|编辑:确牛
11-01 来源:中国科学院|编辑:确牛
11-01 来源:中国科学院|编辑:确牛
11-01 来源:中国科学院|编辑:确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