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15年冬季,东亚气温异常在前后冬出现反转,12月份偏冷,而1、2月份偏暖。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博士研究生徐鑫萍、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博士李菲和贺圣平与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教授王会军,探究了这一现象的可能成因。他们的研究表明,在太平洋年代际振荡正位相(PDO|+)的背景下,2014年秋季的北极海冰偏少和冬季Nino4区的海温偏高,有利于12月份东亚气温偏低、1、2月份气温偏高。
他们进一步分析了影响机制。当冬季Nino4区海温偏高时,受PDO|+的调制,热带地表加热出现次季节延迟,Hadley环流和Ferrel环流在1、2月份发展,加强了热带和中纬度的联系。同时,东亚急流显著偏弱,有利于1、2月份东亚气温偏高。在PDO|+的调制下,秋季北极海冰偏少与12月份西北太平洋的冷海温异常相关。冷海温异常加大了经向温度梯度,东亚急流加强西伸。急流西伸有利于海冰异常引起的Rossby波列东传,导致12月份东亚气温偏低。
论文信息:Xu, X. P., F. Li, S. P. He, and H. J. Wang, 2018: Subseasonal reversal of East Asian surface temperature variability in winter 2014/15. Adv. Atmos. Sci., 35(6).
图:2014年12月、2015年1月、2月的表面气温异常和东亚气温指数。
11-01 来源:中国科学院|编辑:确牛
11-05 来源:中国科学院|编辑:确牛
11-01 来源:中国科学院|编辑:确牛
11-05 来源:中国科学院|编辑:确牛
10-31 来源:中国科学院|编辑:确牛
05-02 来源:科普时报|编辑:确牛
11-04 来源:中国科学院|编辑:确牛
11-01 来源:中国科学院|编辑:确牛
11-01 来源:中国科学院|编辑:确牛
11-01 来源:中国科学院|编辑:确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