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时讯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杂志出版“缅甸科考”专辑

近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体系的旗舰科普杂志《人与生物圈》出版了一期题为“缅甸科考”的专辑,重点报道中国科学院东南亚生物多样性研究中心(简称“东南亚中心”)中缅联合科学考察工作及其成果,以助力于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及可持续发展,提升东南亚中心工作的社会认知度。

本期专辑共刊载了24篇文章,涉及绿色丝路建设、生物多样性研究史、一线科考发现、公共关系构建、人与自然关系等,并由业界权威专家学者亲自撰稿,例如中科院副院长兼东南亚中心理事长张亚平、新华社高级记者郝耀华、中科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综合保护中心主任Richard Corlett、版纳植物园主任兼东南亚中心主任陈进等。此外,专辑刊载了缅方合作伙伴——自然资源与环境保护部林业司司长Nyi Nyi Kyaw、林业研究所所长Thaung Naing Oo、自然与野生生物保护处处长Win Naing Thaw等的文章。各专家学者对东南亚中心的工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赞赏,并对其未来的发展壮大建言献策,例如重大科技成果产出、区域青年人才培养、以科学助力保护与发展等。为提高专辑的影响力,东南亚中心于2017年4-5月资助著名人文生态摄影师蔡石、《人与生物圈》杂志编辑先义杰参与第5次中缅生物多样性联合科学考察,获取了大量精美的一线影像资料及文字素材。同时通过东南亚中心及编辑部的征集,陆续丰富了原有素材库,使得该专辑图文并茂,在富于启迪性的同时也具有一定的典藏价值。

缅甸是全球生物多样性研究和保护的热点地区。受科研基础薄弱等因素的影响,其生物多样性本底资料十分匮乏。迄今为止,缅甸还没有一部科学完整的国家动植物名录,这给生物多样性保护和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带来了巨大障碍。在“一带一路”倡议指引下,中科院联合缅甸自然资源与环境保护部启动了覆盖缅甸全境的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自2014年起,版纳植物园牵头建设的东南亚中心已在缅甸连续开展了6次大规模野外科学考察。

全球科学家2015年至今在缅甸共发现36个植物新种,其中约20个由东南亚中心发现,贡献率超过一半。2017年,东南亚中心植物新种发现的速度加快,全年共发现17个,占缅甸去年新发现的物种数的90%以上,改变了缅甸生物多样性研究长期以来由欧美日等发达国家主导的格局。东南亚中心相关成果已被缅甸官方媒体《森林之窗》、《缅甸环球星光报》及缅甸金凤凰中文报社等转载报道。

《人与生物圈》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计划”中国国家委员会主办、中科院主管的大众公益科普杂志,于1999年创刊(双月刊),它也是全球该领域唯一一本公开发行刊物,旨在宣传推广国际“人与生物圈计划”核心理念,即整合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力量,合理及可持续地利用和保护全球生物圈资源,增进人类及其生存环境之间全方位的关系。缅甸等东南亚国家作为“人与生物圈计划”良好的实施平台,已纳入《人与生物圈》杂志长期工作方向。未来,杂志将借助国家“一带一路”契机,与区域各机构组织一道,共同致力于东南亚的保护及可持续发展。

相关推荐
新闻聚焦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 昆明动物所等在冈瓦纳古陆和劳亚古陆物

      生物的地理分布与地球演化历史紧密相关。在现代生物地理学研究中,通过生物的演化历史可以推测地球的演化过程,并对已......

    11-01    来源:中国科学院|编辑:确牛

    分享
  • 中科院大连化物所化学链合成氨研究取得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复合氢化物材料化学研究组研究员陈萍、副研究员郭建平团队在化学链合成氨研究方面......

    11-05    来源:中国科学院|编辑:确牛

    分享
  • 研究揭示二穗短柄草MAPK与PP2C基因家族成

      日前,《科学报告》(Scientific Reports)杂志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上海辰山植物科学研究中心植物抗逆与分子进化研究组题为......

    11-01    来源:中国科学院|编辑:确牛

    分享
  • 运动为啥能给人带来愉悦感

      持续运动不仅对身体有长期积极的影响,还能在运动后1-2 个小时内带来短效的益处,包括提高疼痛的阈限、降低急性焦虑和......

    11-05    来源:中国科学院|编辑:确牛

    分享
  • 中外学者热议农业可持续发展

      目前有很多好的智慧农业技术理念,但技术与农业的结合还不到位,须加大研发力度并完善全流程管理,将智慧农业的理念落......

    10-31    来源:中国科学院|编辑:确牛

    分享
  • 虫洞或可用于躲避星际战争

      如果外星人之间发生星际战争,而地球人打不过外星人,那么地球人应该怎么办?最新的虫洞研究也许可以给我们一定的启示......

    05-02    来源:科普时报|编辑:确牛

    分享
  • 纳米科技的喜与忧

      纳米材料的广泛应用及其带来的环境健康风险。 纳米氧化锌水环境老化对遗传毒性的影响。 不同种类纳米材料与污染物间截......

    11-04    来源:中国科学院|编辑:确牛

    分享
  • 特斯拉来了 国产电动汽车如何应对?

      随着特斯拉在上海建生产厂这一事件的最后落听,让新品频出、一直热闹的国内电动汽车行业顿然迷漫着一股狼来了的气氛。......

    11-01    来源:中国科学院|编辑:确牛

    分享
  • 智能巡查车:内外兼修铸就“火眼金晴”

      目前,交通道路分布面广,地形复杂,传统的人工巡查方法工作量大且条件艰苦,传统作业形式已经无法满足巡查巡视管理与......

    11-01    来源:中国科学院|编辑:确牛

    分享
  • 合肥研究院研制出纳米复合物可同时消除

      近期,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技术生物与农业工程研究所研究员吴正岩课题组在抗生素和重金属污染治理方面取得新......

    11-01    来源:中国科学院|编辑:确牛

    分享
返回列表
 
Ctrl+D 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