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时讯

百变“新舟”畅游空中丝路

百变“新舟”畅游空中丝路

“古丝绸之路以骆驼和帆船联通中西方。今天及未来,包括通用航空飞机在内的航空飞行器,将架起新时代的‘空中丝路’。”5月13日,在由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于北京主办的“一带一路”通用航空产业国际论坛上,总经理谭瑞松这样表示。

每天,在全世界近300条航线上,穿梭着中国的“新舟60”系列飞机,遍布亚洲、非洲、南美洲、大洋洲等四大洲18个国家。

经过12年的不断开拓,中国已向世界累积交付100多架“新舟”,飞行起落和飞行小时数双双超过30万次(时)。

“新舟60”,中国航空工业集团的通航标志产品,从最早的支线客运,到不断繁衍的各类特种飞机,正成为飞翔在新丝路空中的百变神器。

60,特种飞机之母

 4月27日,一架“新舟60”客机飞抵加德满都特里布万机场。这是中国按照协议向尼泊尔交付的首架国产飞机。

 “作为尼泊尔唯一的国有航空公司,我们28年来终于增添了一架新飞机。”尼泊尔航空公司总经理马丹·卡尔激动地说。

“新舟60”是什么类型的飞机?

 “新舟60”由中航工业集团研制,于1988年立项,2000年首飞。设计指标为五十至六十座级,双涡轮螺旋桨发动机支线飞机,最大商载航程1110公里,最大巡航速度514公里/小时,是为800公里以下航程提供的支线民航飞机。

资料显示,“新舟60”是中国首次按照与国际标准接轨的中国民航适航条例CCAR-25,进行设计、生产和试飞验证的支线飞机,大量采用集成国外技术成熟的部件。

 “在安全性、经济性、舒适性、可靠性、维护性等方面达到或接近世界同类飞机的水平,价格仅为国外同类飞机的2/3。”中国航空工业集团西飞公司网站这样介绍“新舟60”。

公开报道披露,自2005年将首批两架交付给津巴布韦后,至今已12年。12年来,中国航空工业集团以“新舟60”为平台,繁衍出诸多特种飞机,各显神通。

“以‘新舟60’为母平台,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已经陆续研发出公务机、遥感机、增雨机、医疗救护机、‘新舟600’运输机等特种飞机,以及正在研制的‘新舟700’飞机。”中航工业集团西安飞机公司副总工程师、“新舟60”增雨机总设计师吕景全说。

增雨,令“天时”更顺人心

 “新舟60”增雨机,正引起泰国农业部的关注,并已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进行多轮洽谈。

增雨,是“新舟60”飞机的百变本领之一,能令“天时”顺人心。

4月23日,河北省秦皇岛市部分山村突发森林山火,态势极其严峻。国家人影中心紧急要求“新舟60”增雨机迅速援助。

4月24日1时48分,“新舟60”增雨机顺利进入作业区域,其搭载的催化剂撒播系统,陆续将20根碘化银焰条和188发焰弹催化剂发射到浓厚的云层中,增雨效果立显,火情明显得到控制。此次作业时长3小时28分,作业高度为4500—4800米。

这只是“新舟60”增雨机近两年的非凡表现之一。有如此神通,这个增雨机加装了哪些高科技?

“通过加装大气云粒子探测、作业播撒、空地信息传输等系统组成的高性能人工增雨作业装备,可实现人工影响天气,实现增雨、防雹、消云、消雾。”当然,令总设计师吕景全感受最深的还有“飞机气动外形优化和作业设备智能化”。

2012年,在“新舟60”飞机平台上,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开始研制增雨飞机,揭开了新舟特种飞机的第一页,让“新舟60”在更宽广的天地一显身手。

如今,“新舟60”增雨机以体量最大、功能系统最全,成为目前国内乃至世界的“独一份”。

高科技特种增雨飞机,让“天时”更加顺应人心。

遥感,地球系统科研的平台

3月12日,西安阎良,“新舟60”又变出一个新花样。

当天,由中国航空工业集团与中国科学院共同研制的“新舟60”遥感飞机,机身外挂综合型在西安阎良成功首飞。

“这是新一代高性能航空遥感飞机平台。”随首飞现场技术员介绍,记者观察到,这架在“新舟60”飞机基础上研制的遥感机具有多种观测窗口。

记者从中航工业集团了解到,“新舟60”遥感飞机配备中国自主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之一,即先进航空遥感系统。主要包括可见光、红外、微波等多种遥感设备,并且满足多种遥感设备安装、工作等要求及多名操作人员工作空间的要求。

 “如果使用多架‘新舟60’遥感飞机,还可以完成多机联合探测,获得多平台、多角度的最新遥感探测工作模式,还支持分布式卫星观测。” 中国科学院一位专家说。

新华社刊文评价:“本次首飞任务的顺利完成,标志着遥感飞机的相关试飞工作向前迈出了重要一步,也为后续功能性的研发试飞和适航型号合格审定试飞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改进方向。”

中航工业集团发布消息认为, “新舟60”遥感飞机是地球系统科学研究的强力平台,可以验证测试最新中国遥感信息科学与技术,促进我国遥感设备、遥感数据以及遥感应用的产业化。

700,涡桨支线客机新秀

5月14日,在古丝路起点西安,中国航空工业集团西飞公司举行了一场“邀你看航空”开放日活动。在活动中,记者了解到,“新舟700”飞机已进入详细设计阶段,计划于2018年总装下线,2021年取得型号合格证,交付用户。

这一“新舟”家族最新成员、还处于研制中的“新舟700”飞机,于2015年8月即获得11家客户签订的185架订单。

“新舟700”飞机有什么特别?何以这么受欢迎?

“‘新舟700’客机是目前世界上唯一新研发的涡桨支线客机,其翼展27.9米,机长30.5米,高8.2米。最大起飞重量27.6吨,最大着陆重量27.4吨,最大航程达2700公里,可在任何海拔4000米以内的机场进行起降,这样的指标可涵盖世界上95%的机场。”总设计师董建鸿介绍说。

资料显示,定位于800公里以内中等运量市场的区域航空运输业务,“新舟700”飞机适应短距频繁起降,节能环保,快速巡航。

让航空公司感兴趣的还有,除飞行性能优越外,“新舟700”飞机还一改以往中小型支线飞机座位不舒服,设备简单的劣势,提升乘客的乘机体验将客舱设备智能化,让客舱内设施和大型飞机的设施无差异,大型客机上拥有的娱乐设备等,“新舟700”的座椅也一一具备。

目前,世界上主流涡桨支线客机生产商只有中国的新舟系列,以及加拿大庞巴迪和法国意大利合研的ATR机型。“此前,中国的涡桨支线飞机在国际市场竞争力不足,‘新舟700’的出现或可引发涡桨支线客机新一轮竞争。”董建鸿认为。

期待“新舟700”,期待百变“新舟”在新丝路上“变”出更多新本领。


相关推荐
新闻聚焦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 昆明动物所等在冈瓦纳古陆和劳亚古陆物

      生物的地理分布与地球演化历史紧密相关。在现代生物地理学研究中,通过生物的演化历史可以推测地球的演化过程,并对已......

    11-01    来源:中国科学院|编辑:确牛

    分享
  • 中科院大连化物所化学链合成氨研究取得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复合氢化物材料化学研究组研究员陈萍、副研究员郭建平团队在化学链合成氨研究方面......

    11-05    来源:中国科学院|编辑:确牛

    分享
  • 研究揭示二穗短柄草MAPK与PP2C基因家族成

      日前,《科学报告》(Scientific Reports)杂志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上海辰山植物科学研究中心植物抗逆与分子进化研究组题为......

    11-01    来源:中国科学院|编辑:确牛

    分享
  • 运动为啥能给人带来愉悦感

      持续运动不仅对身体有长期积极的影响,还能在运动后1-2 个小时内带来短效的益处,包括提高疼痛的阈限、降低急性焦虑和......

    11-05    来源:中国科学院|编辑:确牛

    分享
  • 中外学者热议农业可持续发展

      目前有很多好的智慧农业技术理念,但技术与农业的结合还不到位,须加大研发力度并完善全流程管理,将智慧农业的理念落......

    10-31    来源:中国科学院|编辑:确牛

    分享
  • 虫洞或可用于躲避星际战争

      如果外星人之间发生星际战争,而地球人打不过外星人,那么地球人应该怎么办?最新的虫洞研究也许可以给我们一定的启示......

    05-02    来源:科普时报|编辑:确牛

    分享
  • 纳米科技的喜与忧

      纳米材料的广泛应用及其带来的环境健康风险。 纳米氧化锌水环境老化对遗传毒性的影响。 不同种类纳米材料与污染物间截......

    11-04    来源:中国科学院|编辑:确牛

    分享
  • 特斯拉来了 国产电动汽车如何应对?

      随着特斯拉在上海建生产厂这一事件的最后落听,让新品频出、一直热闹的国内电动汽车行业顿然迷漫着一股狼来了的气氛。......

    11-01    来源:中国科学院|编辑:确牛

    分享
  • 智能巡查车:内外兼修铸就“火眼金晴”

      目前,交通道路分布面广,地形复杂,传统的人工巡查方法工作量大且条件艰苦,传统作业形式已经无法满足巡查巡视管理与......

    11-01    来源:中国科学院|编辑:确牛

    分享
  • 合肥研究院研制出纳米复合物可同时消除

      近期,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技术生物与农业工程研究所研究员吴正岩课题组在抗生素和重金属污染治理方面取得新......

    11-01    来源:中国科学院|编辑:确牛

    分享
返回列表
 
Ctrl+D 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