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时讯

同一年拿下四项“中国首创”, 他们咋干的?

“我们把一根发丝般粗细的光纤延伸到四五千米深的地下,上面串着的多个传感器仿佛‘章鱼的触角’,准确地读取地下温度、压力、流量、含水率等关键信息,这是油气井提高采收率的关键。”为研发这支“触角”,山东省科学院激光所书记王昌和同事们吃了不少苦头:

在地下三千米以下采油,电子测量器件要经受150℃—350℃左右的高温,还要忍受井下高腐蚀环境,这是传统采油技术无法解决的问题。王昌团队做出的以“耐高温、耐腐蚀”为特色的“光纤井下传感器”,最终打破了全球采油技术巨头斯伦贝谢和威德福的垄断。

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需要勇气和智慧。在该项目骨干、山科院激光所倪家升博士看来,攻下这个“中国首创”,得益于激光所牵头的一个产学研联盟。

 “做出实验室样品后,我们的科研遇到了瓶颈。”倪家升告诉科技日报记者,“实验室科研是一种‘完美的状态’,实验室产品很好,但放到实践中可能‘毛病不少’。所以任何一项成果必须拿到实践中反复试错、修正才能成熟。难度在于,实验室如何与企业互动、对接,如何绑定科研院所和企业利益,让后者主动尝试可能并不成熟的新技术,直至成熟?”

倪家升的另一身份是山东省激光检测技术与传感网重点实验室产业联盟副秘书长。

还是去年,光纤传感领域“巨头”山科院激光所、山东大学、兖矿集团等13家产、学、研、用单位选择了合纵连横以打破瓶颈。顶层设计者、山科院党委书记、院长王英龙认为,“大学的优势在于基础研究,我们的优势在于技术开发,而企业的长处在于应用。我们三者结合,将各自的平台黏合起来,将打通一个链条,共同挖掘激光检测和传感网的技术深度和产业广度。”

具体到王昌团队的项目,山东大学等高校做基础理论,山科院激光所做应用科研,中石化胜利油田等企业做工程实践,并及时进行意见反馈——一条高效率的链条下来,“中国首创”水到渠成。

实际上,这个联盟成立不到一年,类似的“中国首创”产品已经诞生了四项——在近日举行的该联盟项目汇报会上,激光所的几个业务骨干分别介绍了在“窄线宽光纤激光器”“光纤地震检波器”“军用光纤传感技术”“矿山安全光纤传感技术”四项“中国首创”的进展。

 记者了解到,黏合“理论、科研、应用”三方只是“中国首创”诞生的原因之一。以中国光纤传感技术开拓者姜德生院士为首的国内外18名知名专家组成的联盟学委会是该联盟“攻城拔寨”的坚强后盾。

长期以来,“科研人员忙于跑项目,没有时间做科研”的现实饱受诟病。但这个联盟的经费管理方式却不同。山东省科技厅基础处副处长王建新介绍,“每年联盟根据山东经济社会需求提出项目,我们直接把经费放到联盟,他们根据自己的现实需要、项目重要性分配资金,这样科研人员不需要费心劳神跑项目,而是专心做科研。”

 “产学研互动、重量级顾问、灵活体制,大大缩短了科研周期。”倪家升说,“如果说原先从创意到产品需要五年的话,现在一年多即可完成。”正是看到了这个联盟的超高效率,山东省科技厅正考虑复制这种模式,从而快速形成重大产出。

相关推荐
新闻聚焦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 昆明动物所等在冈瓦纳古陆和劳亚古陆物

      生物的地理分布与地球演化历史紧密相关。在现代生物地理学研究中,通过生物的演化历史可以推测地球的演化过程,并对已......

    11-01    来源:中国科学院|编辑:确牛

    分享
  • 中科院大连化物所化学链合成氨研究取得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复合氢化物材料化学研究组研究员陈萍、副研究员郭建平团队在化学链合成氨研究方面......

    11-05    来源:中国科学院|编辑:确牛

    分享
  • 研究揭示二穗短柄草MAPK与PP2C基因家族成

      日前,《科学报告》(Scientific Reports)杂志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上海辰山植物科学研究中心植物抗逆与分子进化研究组题为......

    11-01    来源:中国科学院|编辑:确牛

    分享
  • 运动为啥能给人带来愉悦感

      持续运动不仅对身体有长期积极的影响,还能在运动后1-2 个小时内带来短效的益处,包括提高疼痛的阈限、降低急性焦虑和......

    11-05    来源:中国科学院|编辑:确牛

    分享
  • 中外学者热议农业可持续发展

      目前有很多好的智慧农业技术理念,但技术与农业的结合还不到位,须加大研发力度并完善全流程管理,将智慧农业的理念落......

    10-31    来源:中国科学院|编辑:确牛

    分享
  • 虫洞或可用于躲避星际战争

      如果外星人之间发生星际战争,而地球人打不过外星人,那么地球人应该怎么办?最新的虫洞研究也许可以给我们一定的启示......

    05-02    来源:科普时报|编辑:确牛

    分享
  • 纳米科技的喜与忧

      纳米材料的广泛应用及其带来的环境健康风险。 纳米氧化锌水环境老化对遗传毒性的影响。 不同种类纳米材料与污染物间截......

    11-04    来源:中国科学院|编辑:确牛

    分享
  • 特斯拉来了 国产电动汽车如何应对?

      随着特斯拉在上海建生产厂这一事件的最后落听,让新品频出、一直热闹的国内电动汽车行业顿然迷漫着一股狼来了的气氛。......

    11-01    来源:中国科学院|编辑:确牛

    分享
  • 智能巡查车:内外兼修铸就“火眼金晴”

      目前,交通道路分布面广,地形复杂,传统的人工巡查方法工作量大且条件艰苦,传统作业形式已经无法满足巡查巡视管理与......

    11-01    来源:中国科学院|编辑:确牛

    分享
  • 合肥研究院研制出纳米复合物可同时消除

      近期,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技术生物与农业工程研究所研究员吴正岩课题组在抗生素和重金属污染治理方面取得新......

    11-01    来源:中国科学院|编辑:确牛

    分享
返回列表
 
Ctrl+D 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