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金融时报》报道,中国科技巨头们正争相研发面部识别技术,并积极推动其投入商业用途。与西方竞争对手对待面部识别技术的谨慎,担心吓到有隐私意识的机警消费者相比,这些中国公司显然更加大胆。
虽然在某些地区,隐私担忧已经促使面部识别技术的进展放缓。但在中国,很多人已经习惯了每天扫描面部。从付款到访问居民区、学生宿舍、酒店宾馆等,很多时候都需要进行面部扫描。这项技术甚至被用来解决数十年来的一个老大难问题,即北京天坛厕纸经常失窃问题。这些公共厕所如今安装了自动出纸机,它们可识别用户面部,从而阻止频繁进入者。
更重要的是,阿里巴巴旗下在线支付服务蚂蚁金服开通了新的功能,其4.5亿用户可通过自拍登陆在线钱包。专车应用滴滴出行也正利用面部识别技术验证司机身份,百度已经开发出需要面部识别才能进入的门。
虽然中国面部识别技术背后的基础性人工智能研究与欧美处于类似水平,但中国在商业应用中已经取得领先优势。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体识别技术专家冷彪(音译)说:“谷歌并未全力追求面部识别技术,因为它有更高的长期愿望,实际上其面部识别技术已经非常成熟。但是中国大公司更加关注短期收益,它们视面部识别技术为利用AI取得先手的最快、最好方式。”中国庞大的人口与宽松的隐私法相结合,促使获取信息宝藏的成本超低。
与西方竞争对手相比,中国公司在推出面部识别技术方面显得更加大胆。此外,面部识别技术还可能被滥用,用户可能根本不知道自己正被检测。以提醒警方注意那些被禁止旅行的乘客。
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国家身份验明照片数据库,里面拥有超过10亿人的照片,而美国仅为4亿人。此外,中国民众已经习惯将身份证插入芯片阅读器中,以便设置手机号码、购买车票以及入住旅馆等。中国也是世界上首个在身份证中植入射频身份识别技术的国家。
11-01 来源:中国科学院|编辑:确牛
11-05 来源:中国科学院|编辑:确牛
11-01 来源:中国科学院|编辑:确牛
11-05 来源:中国科学院|编辑:确牛
10-31 来源:中国科学院|编辑:确牛
05-02 来源:科普时报|编辑:确牛
11-04 来源:中国科学院|编辑:确牛
11-01 来源:中国科学院|编辑:确牛
11-01 来源:中国科学院|编辑:确牛
11-01 来源:中国科学院|编辑:确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