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十三五”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规划》等文件精神,按照司法部、中国残联《关于开展“法援惠民生·关爱残疾人”法律援助品牌建设工作》要求,将在全州范围内开展云南省全国残疾人法律援助品牌建设试点工作。
作为全省唯一一个试点州市,根据司法部、中国残联要求,全国残疾人法律援助品牌建设示范创建工作将以健全服务网络、主动把脉残疾人法律援助需求,完善服务机制、为残疾人提供防范法律纠纷指引,增加服务供给、为残疾人提供全覆盖法律帮助为主要任务,坚持以满足残疾人法律援助需求为导向,以“防范、主动、全覆盖”为重点,创新服务方式,提升服务水平,着力加强对残疾人的法律援助供给力度,切实保障残疾人的合法权益。
依托中国残联残疾人人口基础数据库管理系统,建立残疾人法律援助对象信息共享机制,对贫困残疾人动态信息及时更新,了解残疾人在社保、困难救助、医疗康复、抚养赡养、生活照料及教育、就业、劳动权益保障和脱贫方面存在的问题,评估法律援助需求,建立残疾人法律援助服务档案;建立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的法律援助服务体系,构建县(市)、乡(镇)、村(社区)三级联动互补的残疾人法律援助服务网,实现法律援助服务残疾人网络全覆盖。
开展送法上门活动,深入残疾人康复机构、托养机构、福利企业、特殊教育学校等场所,充分利用法律援助工作站、村居法律援助联系点、残疾人法律救助工作站等服务平台,广泛开展法律援助宣传活动;深入开展以案释法活动,通过举办法律知识讲座、法治文艺演出、普法栏目剧等,针对残疾人多发的法律纠纷,开展以案释法和法律咨询,提升残疾人知法、守法、用法能力,增强依法维权意识,防范和化解法律纠纷,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开展残疾人维权专项服务活动,利用全国助残日、爱耳日、爱眼日、国际残疾人日、国家宪法日等节点,开展针对残疾人的法律援助宣传和公共法律教育等专项活动,提升残疾人法治幸福感。
提供无障碍浏览服务,借助“互联网+”打造“全天候、普惠制”服务新模式,逐步实现融合电话、网站、短信、微博、微信等多种方式法律援助服务;探索推行对行动不便且有法律需求的残疾人“一对一”综合包户服务模式,安排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或志愿者等与残疾人结成帮扶对子,实行“一户一档一策”,按需定制“法律援助服务套餐”,提供精准化“家庭医生”式法律援助,按需提供咨询、调解、代书、代理、辩护等法律服务,增强残疾人的法治获得感,着力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
03-24 来源:华夏时讯 | 编辑:确牛
02-11 来源:新华网 | 编辑:确牛
02-08 来源:中国经济网 | 编辑:确牛
02-10 来源:中国经济网 | 编辑:确牛
03-09 来源:茶无弄 | 编辑:确牛
02-10 来源:中国经济网 | 编辑:确牛
02-11 来源:中国日报网 | 编辑:确牛
02-06 来源:中国日报网 | 编辑:确牛
03-21 来源:新华网 | 编辑:确牛
11-01 来源:中国科学院|编辑:确牛